![]() | 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头条 |
事关就地过年! | |
文章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安徽新闻联播、新华视点、央视新闻 阜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2-01 浏览:4136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近日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 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需要、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分级分类政策,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凭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证明和规定期限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确需外出的应向所在单位报备,跨省外出的要经所在单位批准。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确需出行人员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要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扎实做好重要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生活物资生产正常、运输畅通、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质量可靠。要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管理服务,城乡社区强化综合服务、精细化管理,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 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做好就地过年员工特别是外地农民工假期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保障,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要确保群众出行方便有序和货运物流畅通,最大程度满足就地过年群众出行需求。要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以岗留工、以薪留工。要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密切关注群众就地过年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狠抓落地落实,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 国家卫健委:层层加码、一刀切,是懒政也是浪费1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情况。例如据@新华视点报道,有群众反映,其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幸福里社区防控政策,回应是不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米锋介绍,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对于网友关注的“部分地方有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一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作出回应:
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数量已经超过2400万剂次。初步监测分析显示,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发生率与2019年全国上市后疫苗报告发生率基本一致,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略低于2019年全国已应用疫苗的发生率。 编辑:文文 |
|